行业资讯
18家养猪巨头市场占比达19%!多家企业等待上市,养猪会否沦为资本游戏?
2023-03-21 16:11  浏览:76

今年3月初,播恩集团在深交所主板成功IPO上市,首日股价暴涨43.99%,引起行业关注。此外,正大在内地申请IPO、德康集团港股上市、牧原股份赴瑞士上市等消息又不断激起人们的讨论。

近年来,农牧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,每次都能撩动农牧人的神经。它既意味着一家企业实力达到行业**水平,也意味着财富增值与游戏规则的转变。

资本对养猪企业和行业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,它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?

近年来登陆资本市场的养殖企业越来越多。头部企业如: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、正邦科技、双汇发展、新希望、中粮家佳康、大北农、天邦食品、天康生物、顺鑫农业、龙大美食、禾丰股份、傲农生物、巨星农牧、神农集团、东瑞股份、金新农、新五丰、立华股份、罗牛山、华统股份、海大集团等22家企业均是上市企业。

知名头部养殖企业多是上市企业,其中18家上市猪企2022年总出栏13354.17万头,占据全国生猪出栏7亿头的19%。还有如外行业上市企业布局养猪业或吸收养猪企业的代表,如京基智农、越秀农牧、万科食品等。近期,又有相关上有企业上会成功,如青岛大牧人、粤海饲料、上海美农、大禹生物等。

在已经上市的企业之外,还有多家农牧企业(或农牧业相关企业)在等待IPO或曾经提交过申请,如:扬翔股份、陕西石羊、正大投资股份有些公司、鑫广安、泰昆、安佑、史记育种、广垦畜牧、安徽五粮泰、北农大、增鑫科技、德康、天兆、四川省羌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。

是什么让企业对上市如此趋之若鹜呢?

一、更充裕的资金流

首先自然是拥有更多的资金获取渠道。如通过股票质押、减持、增发等方式取得资金,同时,上市企业也更容易取得银行信贷支持,有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,度过猪周期低谷,获得更强大的竞争优势。没有上市的企业则基本由自己出资经营,资金压力更大。

二、拥有更强大的品牌效应

正常来说,有实力的企业才能赢得上市的机会。因此在人们心目中,上市企业往往与更好的产品与服务、更好的商誉挂钩,这也使得上市企业本身就自然拥有更强的品牌影响力。

三、信息更公开透明,便于公众监管。

上市企业需要定期公开经营、财务、人员调整等信息,更便于人们及时了解企业状况,从而进行监管。

四、企业所有者的财务自由

上市对于持有企业的股权者而言无疑是一场财富的狂欢。农牧业中因企业上市而获得财务自由的企业所有者、管理者、参与者众多,不一而足,令人羡慕。

五、助推行业集约化程度提升

上市带来巨大竞争优势,使得上市企业可以更快赢得市场份额,从而助推行业集约化程度提升。

企业上市有如此多的好处,那么上市是否等于上岸,可以一劳永逸了?笔者认为,上市并不意味着可以有恃无恐,资本的狂欢背后,不乏一地鸡毛。上市企业依然需要妥善经营,才能越做越强。

首先,业内存在上市企业因经营不善破产或退市的案例。昔日雏鹰农牧的退市和近年正邦科技的破产重组历历在目。激进或偏颇的决策很容易让企业在短短几年内深陷泥潭。

其次,企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,导致资源浪费。资金多了,投资扩张的底气更足了,投资人的期望更高了,规划也越做越大了。在资本的裹挟下,近年来头部养猪企业狂飙突进,迅速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,也打破了过去的市场秩序。在迅速扩张过程中无疑会产生产能过剩,最终通过资金优势挤压竞争者生存空间,赢得一场“苦熬”的胜利,失败者的一些产能则被“遗弃”。未来养殖业进入大企业与大企业的竞争,这个过程就可能带来更多的资源浪费。

第三,企业追求上市失败后元气大伤。部分企业近年为乘上行业变革的东风疯狂布局投资,上马多个大型项目,期待一旦上市融资成功引来活水“得道飞升”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上市,上市失败的案例也存在。一些企业上市失败后资金链断裂,加之猪价进入下行周期,使得企业经营举步维艰。

总结以上,上市的诱惑固然很大,但须知养猪不只是金钱游戏,也不仅仅是报表上的数字,而是要踏实经营的事业。(《农财宝典》新牧网记者 王之娴)

发表评论
0评